loading..
首页>宏观>事实/观点>锗价半年劲涨八成 年内创新高无悬念

锗价半年劲涨八成 年内创新高无悬念

文章来源:上海证券报2011-05-05成为付费会员|欢迎免费试用
股票估值网点评:目前,全世界已探明的锗保有储量仅仅在8600金属吨左右,锗资源贫乏明显。其中,我国保有储量约3500金属吨,远景储量约9600金属吨。2010年,全球锗的实际消费量在200金属吨以上。一方面锗金属供给有限,另一方面锗金属需求强劲,再者因锗金属暂无替代品,因此,短期来看锗金属价格还将维持上涨趋势,这也将利好国内相关锗业公司,譬如云南锗业、驰宏锌锗、中金岭南等。
      小金属价格的集体上涨还在延续,锗的表现尤为抢眼。 
      半年来,小金属锗的上涨幅度超过80%,并持续受到生产企业的看好。仅仅从今年3月份至今,短短两月内,二氧化锗的价格已经大涨近6成。 
      由于锗作为稀有金属存在收储预期,吸引了大量的投机资金介入本来体量就很小的锗市场。驰宏锌锗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,锗价在年内突破历史高点创下新高几乎没有悬念。

年内创新高几无悬念 
      锗——近半年来涨幅最大的小金属之一。在经历了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持续下跌后,2010年11月起,锗价开始飙升。根据上海有色网的报价,去年10月底,锗锭(50ohm/cm)从阶段性低点5800元/千克一路跳涨,截至昨日,现货报价已涨至10500元/千克。 
      短短6个月,涨幅高达80%! 
      而据国信证券提供的数据显示,今年3月初,二氧化锗的价格为3500元/千克,短短两月内,已经大涨近6成至5500元/千克。 
      对于锗价大涨,有生产商认为是由于国外需求的复苏和一段时期内供应的紧张。 
      我国锗产品主要用于出口,驰宏锌锗销售部人士向记者表示:“之前一年多由于经济形势不明朗,锗价低迷,国外的下游企业以消耗原有库存为主。现在需求复苏,下游企业却已经没有库存,货全在生产商手里,因此价格迅速攀升。” 
      在上游控制货源,抬高价格的同时,国内部分锗生产商还因为阶段性的被迫停产,使得锗供应出现了部分紧缺。国内主要的锗生产企业之一中金岭南,因为去年的污染事件而被迫停产。驰宏锌锗也因为搬迁而停产了一段时期。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锗供应的紧张。”业内表示。 
      在产业供求层面之外,投资盘的推动也“功不可没”。由于锗作为稀有金属,存在收储预期,这吸引了大量的投机资金介入本来体量就很小的锗市场。驰宏锌锗人士表示,公司对锗价依然十分看好。目前已经是历史高位,但年内创出新高“几乎没有悬念”。

需求市场逐渐开拓 
      总部位于比利时的优美科(Umicore)是全球最大的锗采购和加工企业。优美科金属国际贸易(上海)有限公司的锗业务负责人姜先生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,公司在密切关注锗价格的波动。 
      锗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红外光学、PET催化剂、光纤和太阳能电池。 
      记者了解到,锗金属在光纤上有重要应用。光纤四氯化锗作为单模石英光纤的掺杂物,在通信光纤领域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。光纤到户的逐步推进将扩大光纤光缆行业对光纤级四氯化锗的需求;铜质电缆的被替代将扩大光纤光缆行业对光纤级四氯化锗的需求;中国3G建设的推进将扩大光纤光缆行业对光纤级四氯化锗的需求;村通工程的建设将扩大光纤光缆行业对光纤级四氯化锗的需求。 
      但是对于光纤大发展导致锗需求上升的说法,驰宏锌锗和优美科方面都向记者表示,这只是锗金属应用的一个方面。目前国内锗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依然是红外光学,在光纤领域的应用仍然较少。 
      “锗之前主要应用于军工,未来在民用领域的迅速发展是构成想象空间的重要方面。但也恰恰是民用领域对成本非常敏感,如果上涨幅度过大,一定影响推广。”安信证券分析师衡昆对本报表示。据悉,锗目前的民用领域主要在测温和安保等行业,虽然正逐步发展,但距离全面铺开还有很大距离。而被寄予厚望的太阳能电池领域,因为始终没有真正实现量产,仍止步于预期,没有兑现。 
      “在没有新的应用领域出现之前,锗的消费是不会有大变化。在价格持续上涨的形势下,已经有部分客户在考虑寻找替代材料,或者减少产量。”优美科人士表示,公司已经开始加快部分领域的锗替代材料的研发,并已经取得进展。

归档文章/报告:
  • 事实/观点
  • 本周更新报告名单
  • 每周《个股评级总汇》
  • 最新《个股报告》

咨询电话:+86 755 3301 1771      服务邮箱:admin@gupiaoguzhi.com

免责声明:本系统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生成,仅供参考,不具推荐和投顾功能,投资者风险自负。本站所有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违者必究。

Copyright © 2007-2024 中股(深圳)投资研究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粤ICP备10217250号